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的計算】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您好,上海標勝律師事務所秦仁普律師回答您的咨詢:有工資的。
您好,是從事什么工作呢,職業病比較難認定
出于保護勞動者利益的角度,我國的勞動法中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條件,我國法律規定,若非滿足這些條件用人單位不得辭退員工,無故辭退員工是需要賠償的,那么,無故辭退員工應該怎么賠償?今天,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工傷認定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工傷保險條例》,那么在工傷保險條例中,具體對于工傷問題作了哪些規定?下文華律小編整理了余律師關于工傷保險條例的全文解讀,歡迎閱讀了解。
現在有的用人單位會繳納住房公積金,而有的用人單位又沒有繳納。大家都知道社保是必須要強制繳納的,那么公積金是不是呢?公司不交住房公積金違法嗎?針對這個問題,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05年2月1日,我單位雇傭了退休后的張某,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2013年12月,張某因不勝任目前的工作,我單位要求其做了工作交接。2014年2月,她提起勞動仲裁但被裁定不予受理,此后她提起訴訟,要求確認其與我公司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等共計12余萬元。
退休是需要一定額年齡限制的。我國新出臺的政策將退休的年齡進行了修訂,女方55歲能夠退休,男方在60歲的時候能夠退休。所以只有在到達年齡的情況下才可以做退休的處理。下面就由華律網小編網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加班費計算基數”的法律規定。加班費計算基數是指用于計算勞動者加班費的工資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該條法律規定表明:加班費計算基數應為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
無營業執照經營的單位不屬于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的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無營業執照經營的單位與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因主體違反法律規定屬于無效合同。
大學生到用人單位實習時,需要了解相關法律法規,保障自身合法權益。不能因為自身還是學生的身份,而忽略了作為勞動者或者是工作者應該享有的權利。下面小編告訴你大學生實習期該怎么維權。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是解決勞動爭議的程序制度。我國于恢復了勞動爭議仲裁制度,國務院制定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勞動法確立了我國現行的“一調一裁兩審”的勞動爭議處理制度。
產假,是指在職婦女產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從分娩前半個月至產后兩個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長至四個月,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產假。那么,勞動法最新產假規定有哪些呢?產假分類包括哪幾種?
個人所得稅(Individual Income tax)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凡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均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年9月1日實施,中國內地個稅免征額調至元。2012年7月22日,中央政府為“按家庭征收個人所得稅”改革做好技術準備。
勞動法辭退賠償如何計算,公司辭退員工的程序,公司無故辭退員工的賠償標準是怎樣的?華律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相關資料,供您查閱,希望可以幫助到您,也歡迎您直接來網站和律師進行溝通。
自動離職,是職工根據企業和自身情況擅自離職,而強行解除與企業的勞動關系的一種行為。那么,自動離職有工資嗎?自動離職工資如何算?自動離職和辭職的區別是什么呢?更多相關內容請閱讀本專題了解。
在我們生活中,不管是我們自己遇見的還是看見的,或多或少都會有著這樣的風險,那就是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那么對于其我們該怎樣處理呢?對于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我們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專題將會為大家詳細介紹。
根據黨中央、中央****指示,全軍和武警部隊工資再次進行調整,具體方案如下。團以上干部在原有基礎上普調元,團以下軍官在原有基礎上普調元,基層營連職軍官(主官包括排職)崗位補助分別為600元、500元、300元,基層副職不享受補助;
企業軍轉干退休待遇專題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企業軍轉干退休待遇相關法律知識,以及提供全國各地的企業軍轉干退休待遇律師在線為您提供相關的法律咨詢。
(2003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公布 根據2010年12月2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修訂)
2003年4月16日國務院第5次常務會議通過 2003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公布 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已經2010年12月8日國務院第13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已經2012年11月21日市政府第15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003年4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5號公布 根據2010年12月20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修訂)
《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已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務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委主任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 2014年2月20日
(2006年11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令第18號發布 根據2017年1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修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的決定》修訂)
《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已經2010年12月8日國務院第13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在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下,國家城鄉一體化以及城鎮化建設的進程也是發...
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只有沉得下去,才能厚積薄發,贏得未來。她專...
德凱律師團自2013年9月14號成立,團隊成員之前均執業于國內較為知名...
工傷仲裁是解決工傷爭議的方式之一。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雙方有義務執行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獲取方案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患病主體必須是企業、事業單位或者...
獲取方案非法用工是指違反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務工者與用工單位所建立的非法勞動關系。非法用工單位是指在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
獲取方案多數在職員工在發生工傷后,只知道要申請工傷賠償,而不知道自己應該得到多少賠償數額,關于金額方面,每年國家都會出臺相應的計算標準,供廣大勞動者參考。工傷...
獲取方案是指工傷職工、工傷死亡職工的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準。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
獲取方案職工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療的,實行工傷醫療期,工傷醫療期是指職工因工負傷或者患職業病停止工作接受治療和領取工傷津貼的期限。
獲取方案停工留薪期是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期限。包含不穩定期和恢復期。停工留薪期的前期階斷被稱作不穩定期,指工傷或者患...
獲取方案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者在生產工作中,因各種原因,勞動能力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勞動者部分、大部分或者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法律規定的權威部門對此作出的...
獲取方案工傷認定是勞動行政部門依據法律的授權對職工因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是否屬于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給予定性的行政確認行為。勞動者在工作或視同工作過程中因操作...
獲取方案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
獲取方案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是指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職工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的暴力傷害,是指他人因不服從“職工履行工作職責的管理行為”而施加暴...
獲取方案因公負傷致殘,是指在執行公務中致殘,經醫療終結,符合評殘條件的情形,具體范圍包括:一是在從事軍事訓練、施工、生產等任務和上下班途中,遭到非本人責任和無...
獲取方案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職工正常工作時間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臨時上下班時間的途中,還包括加班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
獲取方案工傷保險條例講“故意犯罪”排除在認定工傷的范圍之外,是否構成“故意犯罪”則應以刑事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的生效法律文書或者結論性意見為依據,比如...
獲取方案自殘或者自殺都是指自我傷害,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傷害自己的身體,并造成傷害結果或者死亡結果的行為。工傷條例將自殘或者自殺的情形從認定工傷中排除,說明自殘...
獲取方案醉酒導致傷亡是工傷保險條例的第十六條情形之一,條例將醉酒導致傷亡的情形排除認定為工傷的范圍之外,主要是考慮,醉酒是一種個人行為,國家的一些法律規定禁止...
獲取方案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訂立書面合同,但雙方卻因實際已履行了勞動權利義務而形成的勞動關系。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是我國勞動法規...
獲取方案專長律師省份律師省會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