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確認勞動關系存在的輔助證據
1、載有勞動者名字的用人單位下發的各種文件。
如:通知、工作任務單、任命通知書、介紹信、簽到表等,以上文件應有用人單位的公章。
2、勞動者代表用人單位與其他實體或個人簽訂的合同。
“簽約代表”或“代表人”一欄有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代表的簽字,且合同上又有用人單位所蓋公章。
3、與用人單位有業務往來的其他單位留存的相關資料。
如某用人單位的代表,在代表用人單位向有關單位或機關提交申報材料后,到第三方處領取票據時在各種存根處代表用人單位的簽名。
4、錄音、錄像、照片
如勞動者可拍攝其在工作時間在用人單位內上下班的情況,或者其他有關工作方面的錄像也可作為給用人單位提供了勞動的證據。
5、網絡聊天信息
用人單位網頁上的各種公告消息;與用人單位相關人員業務往來的QQ等即時通訊工具聊天記錄,但勞動者實現必須先證明此種即時通訊工具使用者是誰。
6、手機短信往來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協商談判具體事宜時的手機短信也可以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但同樣需要證明手機號的主人身份。
提醒:證據的類型、來源、搜集方法等,都會影響證據的效力。但不論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下盡量養成搜集證據的習慣,才能有備無患,在侵權事件發生后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事實勞動關系怎么確認?
事實勞動關系:指無書面合同或無有效書面合同形成的勞動雇傭關系以及口頭協議大成的勞動雇傭關系。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需存在雇傭勞動的事實存在。
也就是說,用人單位雖然沒有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但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法規定的權利義務,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此類勞動爭議發生后,用人單位往往以雙方沒簽訂書面合同為由,否認雙方之間在存在勞動關系,不承擔其義務。但在勞動仲裁和法院判決中,一般來說都會根據證據進行事實勞動關系的確認——上文中所描述的這幾種輔助證據,會在這個確認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事實勞動關系包括以下幾個概念:
1、沒有書面合同形式,通過以口頭協議代替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2、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后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繼續在本單位工作卻沒有與其及時續訂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5、勞動合同構成要件或者相關條款缺乏或者違法,事實上成為無效合同,但是雙方依照這一合同規定已經建立的勞動關系。
司法實踐中一般參考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2005〕12號)中的規定,即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標準,勞動關系建立:
一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是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是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還有哪些證據可以認定勞動關系?
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第二條的規定,還有一些證據是可以證明并確認用人單位與勞動的勞動關系的。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以上是由華律網為你整理所得,希望能夠最大程度地解決您的問題合同,問題需要遵循法律途徑解決。另外,華律網提醒您,如果想最大程度維護權益的,華律專業律師能夠幫助到您,同時,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華律律師團隊將熱誠為您服務.
兩高所---勞資糾紛部隸屬于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由兩高所專業勞資糾紛律師組成,自2010年勞資糾紛部成立以來,一直秉持專業化、團隊化的法律服務理念,改變傳統單
4008766692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兩高所”)是經北京市司法局批準成立的大型綜合性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位于北京市CBD核心地段,現有專職律師一百六十多人。兩高所---勞資糾紛部隸屬于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由兩高所資深勞資糾紛律師組成,自2010年勞資糾紛部成立以來,一直秉持專業化、團隊化的法律服務理念,改變傳統單一律師包攬業務的模式,實行分工精細的團隊服務。專業不在于理論與邏輯,而在于經驗。兩高所---勞資糾紛團隊組建以來,處理了大量勞資糾紛訴訟、非訴案件,了解勞資糾紛案件中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歷史沿革,熟悉司法實踐中仲裁委、法院對勞資糾紛案件的尺度把握,清楚勞動行政部門的運行機制。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勞動爭議反敗為勝50個庭審策略》是對我們經驗的最好詮釋。預防勝于補救。兩高所---勞資糾紛部針對于企業客戶,研發了一整套近30個規范文件的人力資源風險防控體系,對企業人力資源風險進行細致分類,采用文本控制、培訓提升、操作手冊輔助及個案跟進咨詢等四層控制方法,有效地預防法律糾紛,控制企業人力資源風險,致力于為廣大企業客戶提供優質的勞資糾紛解決方案。為人師表。兩高所---勞資糾紛部依托大量實務案件處理經驗,為廣大客戶提供實操性、針對性強的勞資糾紛培訓講座,得到廣大客戶的一直好評。詳細>>
在線咨詢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而勞動合同在一定的情形下是無效的,無效的勞動合同不受保護,那么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不能恢復勞動關系?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勞動者在工傷過程中受傷的,是可以申請工傷認定的,如果是用人單位申請的,要在工傷發生30天內申請,那么工傷認定能不能直接認定勞動關系?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2020年是全面解決貧困部門的收官之年,而我國推出了精準扶貧的政策,利用各地的產業優勢,扶持企業發展,帶動當地貧困人口就業從而解決貧困問題,那么村民與村企業能不能形成勞動關系?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要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代替繳納社保能不能認定勞動關系的?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成立勞動關系是要簽訂勞動合同的,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勞動者可能做幾份工作,那么同一時間段能不能成立不同勞動關系的?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在平時的工作關系中,有可能會使勞動關系,也有可能是勞務關系和雇傭關系,其中比較麻煩的處理就是雇傭關系,那么在法律中是如何認定雇用關系的?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在現實生活與工作中,我們可能與用人單位產生了一些矛盾,員工可能想要起訴用人單位。那么,要如何投訴單位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如果您對此感到困惑的話,那就看看下面由華律網的小編針對這一問題為您搜集整理的相關資料吧。
現在只要是步入社會開始工作的人都很關心勞動關系,因為這與勞動者的利益相關。但是很多時候發生糾紛時,勞動者以及用人單位都不清楚雙方那個是否是勞動關系的主體,是否構成勞動關系。下面就是華律網小編為你帶來的相關資料。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勞動合同的效力也因此消失了。由于在之前千叮嚀勞動合同的時候用人單位跟勞動部門備案了,解除合同的時候也關注備案的問題,那么,解除勞動關系合同需要向勞動部門備案嗎?華律網小編給你提供一些意見。
關于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勞動合同的解除在勞動合同法當中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定,并且用人單位是必須要與勞動者簽訂合同的,如果不簽就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的,有可能要支付雙倍的工資,所以一定要簽勞動合同再上班。那么規定的解除勞動關系協議日期需要是離職時間嗎?針對這一問題,華律網小編為你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經常發現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建筑企業,包工頭以及農民工之間有什么法律關系?而一般來說,建筑企業、包工頭以及農民工三者之間存在兩種法律關系。對此,華律網小編在下文為各位具體介紹,希望有所幫助。
我們知道,員工為了避免自身利益受損,需要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同時也就確認了勞動關系。可是,人們對于確定勞動關系的相關內容卻不是很清楚。比如,勞動關系和社保不一致如何確定勞動關系?針對這一問題,華律網小編為你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解除,是終止勞動關系的一種方式。終止勞動合同,解除方法不同,相應的程序與補償金也是不同的。下面華律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