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位不給工傷認定書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部門索要工傷認定書。
工傷認定的程序是怎樣的呢
一、申請登記
(一)申請人
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本人或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都有權向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登記,并領取《工傷認定申請表》等有關須知和材料。
市、縣級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二)申請時間
用人單位應當自職工發生工傷之日或者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報。
用人單位不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工傷保險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三)申請材料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和《工傷申報證據清單》,并提交下列材料:
1、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2、受傷害職工《居民身份證》復印件;
3、醫療機構出具的工傷職工受傷害后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4、屬于下列情況的還應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1)在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需提交上下班工作時間表及與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內容的相關材料;
(2)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需提交公安機關的證明或人民法院的判決書以及其他有效證明;
(3)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意外事故傷害的,需提交如“派工單”,“出差通知書”或者“能證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證明材料”及其外出期間工作原因證明材料;
(4)因工外出期間,屬于由于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需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裁決書;
(5)屬于上下班途中受機動車事故傷害的,需提交上下班的作息時間表,單位至居住地正常路線圖,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書或其他有效證明;遇肇事者逃逸的,需提交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相關證明;個人駕駛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的,需提供機動車駕駛證;
(6)屬于從事搶險、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活動中受到傷害的,需提交單位或者縣級政府民政部門、公安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
(7)屬于因公、因戰致殘的復員轉業軍人舊傷復發的,需提交《革命傷殘軍人證》、舊傷復發后醫院的診斷證明和勞動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結論;
(8)屬借用人員,需提交雙方單位的協議書、借用單位對事故調查的材料,并由勞動關系所在單位申報并提交勞動合同文本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9)直系親屬代表傷亡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還需提交有效的委托證明、直系親屬關系證明
(10)單位工會組織代表傷亡職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還需提交單位工會介紹信,辦理人身份證明
(11)其他特殊情況,需提交能夠證明情況的材料。
二、審核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對申請人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作出是否受理決定:
1、工傷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出具《提交補正材料通知書》;
2、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因勞動關系發生爭議的,當事人應當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書。
三、受理
1、申請人提供材料完整或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則予以受理,并開具《受理通知書》;
2、經審查申請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范圍的,則書面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
四、調查核實
1、根據需要對申請人上報的材料存有疑問的,則進行調查核實;
2、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工傷發生爭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開出《舉證通知書》,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
五、行政決定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是否為工傷的行政決定。
六、送達
按照《民事訴訟法》有關送達的規定執行。
工作中,安全是第一守則,無論是哪方,都不想出現工傷事故,特別是像致使勞動者工傷傷殘這樣事,它于己于他都是不利的。當然,有時候一些工傷事故是人為無法控制的,當發生這樣的事情時,雙方就要就賠償問題進行處理,在傷殘認定和賠償方面,法律有相關的標準,如需幫助,華律網也提供律師在線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兩高所---勞資糾紛部隸屬于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由兩高所專業勞資糾紛律師組成,自2010年勞資糾紛部成立以來,一直秉持專業化、團隊化的法律服務理念,改變傳統單
4008766692
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兩高所”)是經北京市司法局批準成立的大型綜合性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位于北京市CBD核心地段,現有專職律師一百六十多人。兩高所---勞資糾紛部隸屬于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由兩高所資深勞資糾紛律師組成,自2010年勞資糾紛部成立以來,一直秉持專業化、團隊化的法律服務理念,改變傳統單一律師包攬業務的模式,實行分工精細的團隊服務。專業不在于理論與邏輯,而在于經驗。兩高所---勞資糾紛團隊組建以來,處理了大量勞資糾紛訴訟、非訴案件,了解勞資糾紛案件中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歷史沿革,熟悉司法實踐中仲裁委、法院對勞資糾紛案件的尺度把握,清楚勞動行政部門的運行機制。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勞動爭議反敗為勝50個庭審策略》是對我們經驗的最好詮釋。預防勝于補救。兩高所---勞資糾紛部針對于企業客戶,研發了一整套近30個規范文件的人力資源風險防控體系,對企業人力資源風險進行細致分類,采用文本控制、培訓提升、操作手冊輔助及個案跟進咨詢等四層控制方法,有效地預防法律糾紛,控制企業人力資源風險,致力于為廣大企業客戶提供優質的勞資糾紛解決方案。為人師表。兩高所---勞資糾紛部依托大量實務案件處理經驗,為廣大客戶提供實操性、針對性強的勞資糾紛培訓講座,得到廣大客戶的一直好評。詳細>>
在線咨詢人的機體是比較復雜的,人在正常的狀態下,是有可能出現一些突發情況,造成當事人出現傷病的,而出現突發病的時候,就需要進行治療,那么上班的時候突發疾病,這種情況是否屬于工傷?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工傷保險制度是我國社會保障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工傷保險制度能夠保障工傷職工及家屬能夠有及時有效的救濟。工傷保險待遇包括了工傷醫療待遇、傷殘待遇以及因工死亡待遇,那么工傷醫療待遇與傷殘待遇有什么區別呢?接下來華律網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
非工傷(主要是生病)而喪失勞動能力的話經過鑒定也能夠獲得一定的賠償,前提是申請有通過。為了保證鑒定申請書可以通過,需要按照相應的格式來進行書寫,保證它能夠順利的通過。那么,非工傷勞動能力鑒定申請書怎么寫?關于這個問題,華律網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您解答。
雇員在上班的過程中被車輛給撞了而受傷,受傷之后送到醫院里面進行治療,花了不少醫藥費。由于雇員是在上班的過程中受傷,而不是在來到公司之后才受傷,雇主認為自己沒有責任。雇員上班途中受傷雇主應當擔責嗎?華律網小編做了有關介紹,您可以看一看。
目前我國現在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的關鍵時期,日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是非常多的,其中還包括部分醫護人員,那么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員能不能認定為工傷?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識對讀者有所幫助。
工人干活受傷的,家屬可以代理其申報工傷。正常來說,從工人家屬提出申請到拿到工傷認定書,也就是一個月的時間。在工傷認定書中,會寫清工傷過程、是否認定工傷的結論等。拿到認定書后,下一步就是傷殘評級。下面,華律網小編就這個問題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法律解答,詳情請看下文。
因工傷導致死亡后,要進行相應的工傷死亡賠償,工傷死亡賠償有一定標準,那么工傷死亡賠償的計算是怎樣的,關于工傷死亡具體計算公式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下面,為華律網小編整理了關于工傷死亡具體計算公式的法律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
工作期間發生意外,是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如果不幸發生,基于人道主義關懷以及法律的相關規定,用工單位都應該對死者及其家屬提供一定的補償金。那么哪些情形屬于因工死亡,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計算?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大家在上下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問題,要是在下班和上班的過程中出現的交通事故的話,那么可否認定為工傷的?下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華律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在工作中造成關節功能障礙可以評定傷殘等級,那么什么是關節功能障礙,關節功能障礙等級有哪些,關于關節功能障礙等級有哪些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下面,為華律網小編整理了關于關節功能障礙等級有哪些的法律知識,供大家學習參考。
我們作為勞動人民一般在我們工作之后就應該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是我們在工作期間發生工傷的重要保障和依據,可是有些用人單位確實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簽訂勞動合同,于是就導致發生了工傷卻沒有勞動合同來證明,那么這個時候應該怎么辦?接下來華律網小編為你介紹相關的處理方法。
在現實生活中,雇員與雇主之間建立關系,與勞動關系不同,但有相似之處。實踐中,如果在工作過錯中雇員受到傷害的話,這種情況下應該由誰來承擔賠償責任呢?華律網小編整理相關資料,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的解除,是終止勞動關系的一種方式。終止勞動合同,解除方法不同,相應的程序與補償金也是不同的。下面華律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