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國家賠償時效多久
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間不計算在內。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第三十九條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間不計算在內。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賠償請求的,適用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有關時效的規定。
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二、國家賠償新規定更改了什么
完善賠償程序
第一,在完善賠償程序方面,有兩點幾個重大的修改。
一是對于確認程序的修改,在刑事賠償范圍中,賠償請求人向賠償義務機關先行提出賠償請求,賠償義務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賠償決定。如果沒有按照法定期限作出賠償決定,或者當事人對作出的賠償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向上一級國家機關提出復議。如果對復議結果不服,還可以向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提出賠償請求,這樣從程序上保障了賠償請求人的救濟權利。
二是對賠償程序方面的一些操作程序進行了完善。
明確舉證責任
第二,這次國家賠償法明確了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舉證責任,在原來的法律中是沒有作出明確規定的。在賠償案件中,有的時候雙方各持一詞的情況下,不明確舉證責任的話,法院最后難以認定。尤其是規定了受害人在被關押期間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規定賠償義務機關要對損害和行為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應當舉證,規定了這樣一個加重賠償義務機關舉證責任的規定。
修改精神賠償
第三,國家賠償法的修改對精神損害賠償作出了明確規定。我們知道,在民事賠償中,中國已經建立了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在不久前通過的《侵權責任法》對精神損害賠償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在國家賠償過程中,受害人也同樣受到這種精神損害。這次修改規定,對于侵犯人身自由的情況,致人精神損害的,賠償義務機關應該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對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
保障國家賠償
第四,對于保障國家賠償費用的支付方面,也作了進一步完善。在國家賠償法實施十多年的過程中,在這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中國一些比較貧困的縣,在財政預算中沒有把國家賠償的費用列進去。另外,在以前國務院出臺的國家賠償費用管理辦法中規定,賠償經費先由賠償義務機關墊付,墊付之后再由國家財政進行支付。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推進的財政預算體制改革,細化了部門預算。實際上國家機關已經沒有這種墊付的資金了,這樣就影響了賠償費用的支付。這次修改規定了國家賠償的費用要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對于支付的環節,這次也規定得比較明確。賠償請求人可以拿著相應的法律文書,如賠償決定書、調解書直接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支付賠償金,賠償義務機關一定要在七日內向財政部門提出支付的申請,財政部門要在十五日內支付賠償金,這樣就使得賠償費用的管理和支付更加完善。我相信,通過這樣一系列修改,回應了在修改過程中各方面提出的關于國家賠償在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可以促進國家賠償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華律網進行法律咨詢。
現實當中經常出現許多冤假錯案,往往這些冤假錯案的形成原因各種各樣但結果都是導致執法人員作出錯誤的執法行為甚至錯誤逮捕,而被認定為冤假錯案的受害人有權要求國家進行賠償。那么錯誤逮捕后進行國家賠償需要哪些條件呢?華律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接受申請人的要求,對被保全人的財產進行保全時,如果財產保全出現錯誤的,需要對被保全人進行一定的賠償,并且對被保全的財產進行執行回轉,那么執行回轉不能,能申請國家賠償嗎?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公民的權益受到國家相關部門侵害的時候,事后受害公民是有權向國家申請賠償,要求用經濟的方式賠償自己的損失。國家賠償決定已經已經被法院下發出來了,但一直沒有拿到錢,那么,國家賠償決定如何申請執行?華律網小編給你提供一些意見。國家賠償決定怎么申請
我國行政機關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機關,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國家行政機關成了侵犯公民權益的機關,行政機關非法侵害公民權益時,受害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那么怎樣向法院申請國家賠償,條件有哪些?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一、怎樣向法院
不起訴決定指的是法院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責任。那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是如何規定不起訴決定的相關內容的呢?下面就由華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不起訴決定與國家賠償的相關內容。以供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不追究刑事責任下的不起訴決定刑事
計劃生育行政執法機關(含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其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受害人享有獲得計劃生育行政執法機關(賠償義務機關)賠償的權利。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接受申請人的要求,對被保全人的財產進行保全時,如果財產保全出現錯誤的,需要對被保全人進行一定的賠償,并且對被保全的財產進行執行回轉,那么執行回轉不能,能申請國家賠償嗎?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公民的合同利益進行侵害時,由侵害機關對公民進行賠償,國家賠償可以分為行政賠償和刑事賠償等,公民對賠償不服的可以起訴,那么國家賠償判決后怎么執行?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當您去申請國家賠償的的時候有沒有遇到過要走先行確認程序的呢,也許對于什么是先行確認程序都還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是華律網小編整理的“什么是先行確認程序,現在還需不需要走該程序”相關資料,供您查閱,希望讓您了解到該程序是什么意思,現在還需要走該程序嗎。
司法公正公正是司法治國的基本要求,而在司法實踐中因司法機關的原因,造成的冤假錯案是比較多的,而造成冤假錯案的,受害人可以請求國家賠償,那么冤假錯案國家賠償標準?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由于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很多法律制度、司法制度可能還不夠完善,有時因為辦案人員的疏忽或者司法證據有所瑕疵,可能就會出現冤假錯案的情況。一般為了彌補受害人所遭受的損失,國家會有專項款項對受害者進行經濟上的賠償,華律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以下相關內容。
國家賠償是指國家機關或者工作人員對公民的合法權益造成侵害時,受害人有權向國家申請賠償的情形,國家賠償體現了我國對公民權益的保護,那么簡述國家賠償中司法賠償的范圍?下面由華律網小編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